第209章 安氏寿辰
高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09章 安氏寿辰,妈妈你真棒插曲我来救救我,高月,肉文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安氏寿辰
安氏寿辰</p>
战争风险暂时解除,百姓们又渐渐回归了各自己的生活。</p>
萧夏也收到了总管薛世雄的鹰信,信中只有数十字,但不吝赞赏,大力夸奖萧夏防御吐谷浑偷袭大功,并已向朝廷发送简报。</p>
另外,薛世雄提醒萧夏,吐谷浑没有达到目的,很可能会再度来犯,让他加强戒备,不可大意。</p>
一连几天,萧夏都在和士兵的紧张训练中度过,一起在城头上跑步,一起参加城池模拟攻防实战,他也在不断磨炼自己的指挥能力。</p>
这天下午,萧夏在城内一家皮绳店内视察,之所以要在皮绳店视察,是因为吐谷浑人的攀城方式还是以皮绳为主。</p>
上次吐谷浑攻打删丹县是使用普通民用皮绳,他们携带的军用皮绳被缴获了,但缴获的皮绳据说也是民用,并非真正的军用皮绳,他们没有携带,如果他们随身携带了真正的军用皮绳,战争就会更加惨烈。</p>
皮绳店是一名姓康的中年粟特人所开,他从里屋取出一卷皮绳递给萧夏道:“这就是吐谷浑人最厉害的军用皮绳,将军可以试试它的坚韧。”</p>
这种皮绳是由十几股牛皮绞在一起,萧夏把绳子放在桌上,一刀劈去,绳子居然纹丝不坏,韧性极强,萧夏又用刀割绳子,居然也割不断。</p>
萧夏着实惊讶,“这是怎么做到的?”</p>
粟特掌柜笑道:“听说这还是从汉人那里学到的技术,汉人制作槊杆的技术传进了吐谷浑,他们将几十根细长的头层熟牛皮胶在一起,用油浸半年再晒干,再油浸再晒干,经历数年后就形成这种刀砍不动、割不断的坚韧皮绳,他们一般用来制作鞭子。”</p>
萧夏点点头,他的担心果然是真实的。</p>
“使君怎么在这里?”阴世师笑着从外面走进来。</p>
“阴将军来得正好!”</p>
萧夏向他招招手,“来看看吐谷浑的军用皮绳。”</p>
阴世师走上前接过皮绳看了看道:“这种皮索我见过,吐谷浑最著名的西海鞭就是这种材料,据说是用高原老牦牛皮为原料,耗时数年才能制成,砍不断也割不断,异常坚固。“</p>
“如果用这种皮绳制作攻城梯呢?”</p>
阴世师点点头,“完全可以,用这种皮绳做套圈,用来套在城垛,下面用普通绳梯,再绑在一根根短木,绳梯也能踩踏实了,事实上,羌人一直就是这样做攀登梯子,吐谷浑那边也一样。”</p>
萧夏随即付了十贯钱,买下这一卷军用皮绳,他让手下先带回军营,又问阴世师道:“阴将军找我有事?”</p>
阴世师笑道:“使君不提醒,我都差点忘了,安家主送来一份请柬,请使君傍晚去安家赴寿宴,请柬就在使君桌上,时间已经快到了,我来催促一下。”</p>
“阴将军也要去吗?”</p>
阴世师点点头,“是安罗的六十岁寿辰,我回家带妻子一起去,请的人挺多。”</p>
萧夏笑道:“我知道了,回头我收拾一下就去,今天兄弟们的训练就早点结束。”</p>
安罗的六十岁寿辰应该在十天前,但正好遇到了吐谷浑军队偷袭张掖,所以推迟了,待局面慢慢稳定下来,安罗这才重新举办寿宴。</p>
张掖城最大的府宅就是安氏府宅,安家祖先来自安国布哈拉,粟特人是经商民族,他们分为走商和坐商两种,安家祖先在三百年前落脚张掖,便定居下来,世世代代都是张掖粟特人的萨保,萨保就是首领的意思。</p>
经过三百年的经营和积累,安家已经成为河西走廊上最富有的家族,也是势力最大的两大家族之一,另一个是陇西李家,他们主要是在军政上强大。</p>
粟特人虽然在张掖生活了几百年,但他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、语言、文化和生活习俗,也不和汉人通婚,不过粟特人的胡人文化却深刻影响着隋唐两朝。</p>
傍晚时分,萧夏骑马来到了安府,安府前已经停满了马车,张掖城内的名流都接到了邀请。</p>
</p>
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