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孩子王
蹦吧啦蹦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60章 孩子王,女主每晚都梦到男主在一起古言,蹦吧啦蹦,肉文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孩子王
时光如梭,又是四年过去。</p>
烈阳高照,田间地头。</p>
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唾沫飞溅,争的面红耳赤。</p>
“我们江家才是固安村最大的地主!”</p>
“早就不叫固安村了,现在叫宋家庄,无知!”</p>
“呸!就叫固安村!就叫固安村!”</p>
“嗓门大没什么了不起,以理服人,以德服人方为正道!还有,我跟你爹一个辈分,再嚷嚷抽你!”</p>
“你抽一个试试!”</p>
两个孩子互相瞪着眼睛,针锋相对,互不相让。</p>
旁边七八个孩子,有几岁的,也有十来岁的,都围着看热闹。</p>
几十步外,数人正在探查土地肥劣,见此一幕,都笑出声来。</p>
其中一年轻人笑道:“庄主,这俩这孩子也是有趣,从见面拉围墙护起来。</p>
宋启山打算用这四十亩田产作为试验,看看所谓灵田究竟是什么样。</p>
只是灵谷难寻,用愿景丝带来实现,花费巨大。</p>
初步估算,最少数十年积攒的吉光才堪堪够用。</p>
其他田产虽有不同层次的提升,但目前尚未到需要“保护”的阶段。</p>
加上宋启山有意降低了其它田产赐福次数,暂时不用太担心让人看出端倪。</p>
村里人倒没有太在意,反而觉得宋启山可能是老了。</p>
宋家每年赚那么多银子,在宋念守的操持下,生意都做到城里去了,竟然还在乎这点田产。</p>
这个“城”,可不是县衙所在的县城,而是真正的大城!</p>
宋承拓也不清楚其中内情,但他知道自己爷爷很厉害。</p>
只要是宋启山说的,他就听,就信。</p>
要说聪慧,宋家几代人中,宋念守可谓首屈一指。</p>
但要论对宋启山的信服和执行力,反倒是第三代长孙宋承拓更胜一筹。</p>
宋启山点点头,道:“去把那两个猴崽子分开,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架。”</p>
前几年贺周知回乡省亲,直接把儿子留下了。</p>
用他的话来说:“大哥教出的孩子,比我和佩兰教的更好。这孩子留下,将来会有大出息的。”</p>
宋启山也没拒绝,多教个孩子算不上什么麻烦事。</p>
谁知道贺周知一个斯斯文文,读书二十载考中进士的县官老爷,孩子却性情刚烈。</p>
整天跟江云庆的大儿子打架,三天两头鼻青脸肿的回来,却不曾退避半分,愈战愈勇。</p>
这一点,倒是和宋念顺有点像。</p>
而江云庆大儿子也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,倒是刚满三岁的二儿子极其聪慧,且很喜欢念书识字。</p>
听说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江宝瑞整天在家里嘟囔贺周知读书读成了大官。</p>
小孙子听了后,便人小鬼大的喊着江家也会有擅读书的大官,令人啼笑皆非。</p>
宋承拓依言走过去,伸手抓起两个扭打在一起的孩子,轻易便将之分开。</p>
两人脸上有些青紫,却都不太服气,正要再打,却见宋承拓声音微沉:“站好!”</p>
还别说,他一拉下脸,俩孩子似乎都有些怕了,当即站在那不再乱动。</p>
宋承拓看向左边的江正豪:“目无尊长,拳脚相向,罚马步半个时辰!”</p>
江正豪耷拉着脸,却还是听话的扎起马步。</p>
宋承拓又看向右边的贺明才:“好歹是长辈身份,怎可跟晚辈一般见识,自罚。”</p>
贺明才的脸也耷拉着,和江正豪一样扎起马步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