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6章 明目张胆的中饱私囊,谁给的胆子!
唐无双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76章 明目张胆的中饱私囊,谁给的胆子!,重生: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!,唐无双,肉文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大江市的秋阳透过教育局的百叶窗,在周志高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整改方案上的墨迹尚未干透,年轻干事又抱着一摞文件推门而入,牛皮纸袋上“民政局”三个红字像滴在宣纸上的血,晕开不祥的预兆。
“周部长,这是您要的养老院暗访资料。”干事的声音压得很低,“拍照片的同志说,城西阳光养老院的老人顿顿喝玉米糊糊,有位大爷偷偷塞给他半块发霉的馒头,说‘小伙子,给纪委捎个信儿’。”
周志高捏起一张照片——剥落的墙皮上糊着旧报纸,长条形餐桌上摆着铝制饭盒,所谓的“荤菜”是飘着油花的白菜汤。
角落里坐着位白发老人,枯瘦的手指攥着窝头,浑浊的眼睛望着窗外。他忽然想起自己乡下的老母亲,八十岁还能下地种菜,而这些老人本该安享晚年,却在所谓的“养老院”里挨着饿。
“拨款记录呢?”周志高的指尖碾过照片上“大江市财政局拨款五十万”的红头文件,油墨印在纸上的数字烫得人手心发疼。
“查了,”干事翻开笔记本,“近三年民政局下拨给养老院的专项款累计七百万,但实际到账不足七十万。”
“孤儿院更惨,去年申请的冬衣款十五万,孩子们至今穿着单衣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带上怒意,“贺学良在局长办公会上说‘私企运营效率高’,把八十家养老院外包给了三家公司,其中一家的法人是他小舅子。”
啪嗒一声,周志高将文件拍在桌上。铝合金桌面震得钢笔滑落,笔尖在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标语上划出一道歪扭的墨迹。他想起在教育局时钱正良说的“摊子大监管难”,此刻只觉得讽刺——当权力成了中饱私囊的工具,再冠冕堂皇的借口都不过是遮羞布。
“通知司机,去民政局。”周志高扯了扯领带,语气冷得像腊月的风,“记得把照片和拨款表装文件袋,我要让贺学良好好‘欣赏’一下。”
民政局的黄铜门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比教育局的牌子多了几分油腻。周志高踩着台阶往上走时,听见传达室里传来搓麻将的哗啦声,门玻璃上贴着“办公重地闲人免进”,却挡不住烟雾和笑骂飘出来。
“周部长?您怎么来了?”办公室主任小跑着迎出来,西装袖口磨得起球,“贺局长正在开党组会,我这就去通报……”
“不必了。”周志高径直走向三楼会议室,皮鞋叩击地面的声响像重锤敲在人心上。
会议室门没关严,透过缝隙能看见长桌旁的人吞云吐雾,贺学良翘着二郎腿,手里晃着紫砂壶:“跟你们说,那批养老公寓的地皮得抓紧批,我小舅子的公司等着动工呢……”
“贺局长。”周志高推开门,声音不高却让满室烟味瞬间凝固。
贺学良猛地站起身,紫砂壶里的茶水洒在定制西装上:“周……周部长,您这是……”
他慌忙整理领带,双下巴上的肥肉抖了抖,“开党组会呢,研究养老院社会化改革的事。”
“改革?”周志高将文件袋摔在桌上,照片散落一地——老人啃发霉馒头的特写、孩子们穿着单衣冻得发紫的手臂、墙皮剥落的宿舍……
“贺局长看看,这就是你说的‘社会化改革’?拨款七百万,养老院只拿到零头,剩下的钱去哪儿了?”
贺学良的脸一阵青一阵白,胖手指戳着照片:“这……这是个别现象!肯定是下面的养老院管理不善!周部长您别被别有用心的人误导了……”
“误导?”周志高拿起拨款记录表,“2014年3月,财政局拨下一百万,你签字批给了‘宏业养老公司’,这家公司账户第二天就转走八十万到‘江海贸易公司’,而江海贸易的法人,是你表弟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如刀,“贺局长,你连洗钱都这么明目张胆?”
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。
一位副局长低头抠着指甲,另一位假装看手机,只有贺学良还在强撑:“周部长,这是正常的商业往来!宏业公司运营养老院需要成本……”
“成本?”周志高冷笑一声,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叠发票,“这是宏业公司报的账:给老人买的棉被两百床,单价八百块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