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章 砥砺奋进破难题,风云变幻再迎敌
一日三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22章 砥砺奋进破难题,风云变幻再迎敌,穿越成废皇子:系统在手天下我有,一日三笑,肉文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在武器研发方面,工匠们日夜钻研。他们针对上次战斗中发现的投石车转向不灵活、连发弩容易卡壳等问题,进行改进。“一定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,让武器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 负责武器研发的老工匠说道。
这位老工匠名叫周伯,在楚国兵器制造领域堪称泰斗,他一生痴迷于各类兵器的改良与创新。此刻,他正盯着投石车的转向装置,眉头紧锁,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与执着。身旁的年轻工匠们围在四周,不敢发出丝毫声响,生怕打扰到周伯的思路。
周伯缓缓蹲下身子,仔细地观察着转向轴与车轮的连接处,伸手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木质表面,感受着每一处纹理和凹凸。“这里的摩擦力太大,导致转向不灵活。我们得想办法减小摩擦力,同时增强结构的稳定性。” 周伯自言自语道,随后转头看向一名年轻工匠,“去,拿些润滑油和更坚韧的木材来。”
年轻工匠领命后,迅速跑去取来所需材料。周伯拿起润滑油,小心翼翼地涂抹在转向轴上,一边涂抹一边转动着轮子,感受着顺滑程度的变化。接着,他又拿起新的木材,开始比划着如何替换原有的部件。“把这里加固,再调整一下角度,应该能让转向更加灵活。”
在周伯的指导下,年轻工匠们开始动手更换部件,他们专注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,敲敲打打,锯木钉钉,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。与此同时,另一群工匠正在研究连发弩的卡壳问题。
“这连发弩卡壳,主要是因为箭槽设计不够合理,箭矢推进时容易卡顿。” 一位中年工匠分析道。他叫赵刚,对弓弩制造有着丰富的经验。“我们需要重新设计箭槽,让箭矢能够顺畅地进入发射位置。”
说着,赵刚拿起一块木板,在上面迅速画出新的箭槽设计草图。“按照这个设计,加宽箭槽的宽度,并且在两侧加上导向槽,这样箭矢就不容易偏移,也能减少卡壳的几率。” 其他工匠们围过来,仔细研究着草图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于是,工匠们立刻投入到制作新箭槽的工作中。他们使用精细的工具,一点点地打磨着木板,力求将箭槽打造得完美无缺。在闷热的工坊里,工匠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,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尽快解决武器的问题,为楚国联盟的军队提供更强大的装备。
经过数日的努力,投石车和连发弩的改进工作终于取得了显着进展。周伯亲自测试改进后的投石车,他用力转动转向轮,只见投石车轻松地改变了方向,而且在转向过程中十分稳定。“不错,这样在战场上就能更灵活地调整攻击方向了。” 周伯满意地说道。
与此同时,赵刚也在测试连发弩。他快速拉动弩弦,箭矢一支接一支地射出,整个过程顺畅无比,没有出现一次卡壳。“成功了!” 赵刚兴奋地喊道,周围的工匠们也欢呼起来。
就在楚国紧锣密鼓地进行武器改进时,楚国联盟的外交局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在楚国使者们的努力下,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楚国联盟。
在星辰国,楚国使者李轩通过展示楚国联盟在维护地区和平、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果,以及揭露天元国的造谣行径,成功地说服了星辰国的一些大臣。
“楚国联盟确实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诚意,我们应该重新考虑与他们的关系。” 一位星辰国大臣说道。
星辰国国王见状,决定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楚国,实地考察楚国联盟的战后重建和发展情况。“此次考察,务必仔细观察楚国联盟的真实状况,为我国的决策提供准确依据。” 星辰国国王对使者叮嘱道。
而在楚国国内,随着民生恢复工作的推进,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。田野里,农民们辛勤劳作,新播种的庄稼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。“今年的庄稼长势不错,多亏了朝廷的帮助,我们的日子终于有盼头了。” 一位农民看着绿油油的庄稼,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