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军部发荣誉勋章
不凡的卡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1章 军部发荣誉勋章,总裁追妻:马甲娇妻超甜宠,不凡的卡莎,肉文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陆翊臣疑惑地接过信封,只见信封的材质很普通,上面没有署名,也没有地址,只用打印体写着四个字——“陆总亲启”。
“这是我在整理今天活动的一些文件和礼品时,在休息室的一个角落里发现的,当时以为是谁不小心遗落的,就随手收起来了。”苏瑶解释道,“刚才仪式和采访都忙完了,才想起来,不知道是谁放在这里的,是给你的吗?”
陆翊臣心中也有些好奇,他拿着信封,掂量了一下,很轻。信封的封口处是平整的,似乎并没有被打开过。他抬起头,看向苏瑶,用眼神询问着她的意思。
苏瑶摇了摇头,表示自己也不知道。于是,陆翊臣决定拆开看看。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的封口,从中抽出了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。
信纸的颜色有些泛黄,质地也并非上乘,看起来像是普通的笔记本内页裁剪下来的。展开信纸,上面是用钢笔书写的几行字,字迹算不上遒劲有力,但也清晰工整,透着一股真诚朴实的气息。
信的内容并不长,只有寥寥数语:
“陆总:
展信佳!
请原谅我的冒昧。我是一名普通的市民,也是您和陆氏集团的忠实关注者。冒昧给您写这封信,是想表达我对您由衷的敬佩和感谢。
这些年,我亲眼见证了陆氏集团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。您的远见卓识和坚韧不拔,不仅仅为企业带来了成功,更为我们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您带领团队开拓海外市场,让‘中国制造’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,提升了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,作为一名中国人,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。
我的父亲曾是一名老兵,也是一名工程师,年轻时也曾参与过一些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。他常常对我说,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,无论是战场上的军人,还是生产线上的工人,亦或是商场上的企业家,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。您的经历,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。
我没有华丽的辞藻,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,只想通过这封信,向您道一声:辛苦了!感谢您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一切!也祝愿您和您的家人,身体健康,万事顺意,永远幸福!
一个敬佩您的普通市民 敬上”
信的落款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,只有一个模糊的戳记,似乎是用一个花盆的印记代替的。
陆翊臣拿着信纸,反复看了好几遍,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,逐渐变成了动容,最后定格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。他抬起头,看向苏瑶,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。
苏瑶也凑过来看了看信的内容,同样被深深地触动了。她伸出手,轻轻握住了陆翊臣的手臂,柔声道:“真没想到,还会有这样一封来自普通市民的感谢信……”她的声音里,带着一丝哽咽。
是啊,这封信,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,没有惊天动地的赞美,但它却代表着一种最朴素、最真挚的情感。它来自一个不了解他具体奋斗细节的普通人,却准确地捕捉到了他事业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——为国为民。这种来自民间的认可和肯定,比任何奖项和勋章,都更能触动陆翊臣的内心。
他想起了信中提到的那位老兵父亲,想起了无数像他父亲一样,为国家建设默默奉献的普通人。正是有了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,才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前进的磅礴力量。而他陆翊臣,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,并且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,这让他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。
“这封信……”陆翊臣的声音有些沙哑,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,“它让我明白,我们做的这一切,不仅仅是商业行为,更是一种责任,一种担当。我们所创造的财富,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家人,更是为了国家,为了人民。”
苏瑶看着丈夫眼中闪烁的光芒,知道他已经陷入了沉思。她没有打扰他,只是静静地站在他身边,轻轻依偎着他。这一刻,不需要过多的言语,他们的心是相通的。
过了许久,陆翊臣才缓缓抬起头,眼中恢复了神采。他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,放回信封,然后郑重地将其收进了西装内袋最贴身的位置。这个位置,通常放着他最重要的东西,比如身份证、银行卡。而现在,这封朴实无华的感谢信,也有了它应有的位置。
“走吧,”陆翊臣轻轻揽过苏瑶的肩膀,语气温柔地说道,“我们回家,今晚,我们好好庆祝一下。”
“嗯!”苏瑶用力点点头,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两人相视一笑,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彼此的信任。他们并肩走出广场,钻进了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专车。车子平稳地启动,汇入了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之中,朝着家的方向驶去。
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,洒在他们身上,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……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。
陆翊臣的家中,早已是一片灯火通明,温馨而祥和。与白天的庄重盛大不同,今晚这里没有媒体记者,没有公司高管,只有几位最亲近的朋友和公司的几位核心高管,以及陆翊臣和苏瑶的家人。
客厅里被简单而精心地布置了一番,餐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,摆放着精致的餐具和娇艳的鲜花,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淡淡的酒香。悠扬的轻音乐在房间里缓缓流淌,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。
陆翊臣的父母,苏瑶的父母,都已经早早地来到了家里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看到儿子和儿媳今天的成就,老两口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。
陆氏集团的高管们,如副总裁李明、财务总监王梅、技术总监张伟等人,也都带着家属出席了今晚的聚会。他们都是和陆翊臣一起打拼多年的老战友,亲眼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全部历程。此刻,看着老板获得如此殊荣,他们也由衷地感到高兴和骄傲。
朋友们也都来了,他们是陆翊臣和苏瑶生活中的挚友,见证了两人的相识、相知和相爱。看到好友今日的辉煌,他们纷纷送上最真挚的祝福。
晚宴准时开始。丰盛的菜肴摆满了餐桌,有清淡精致的粤菜,也有浓郁鲜美的本地特色菜,中西合璧,琳琅满目。酒杯碰撞声此起彼伏,欢声笑语不绝于耳。
陆翊臣端起酒杯,站起身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,向在座的各位致意:“各位,晚上好!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,来参加我们这个小型的庆祝晚宴。今天对于我和陆氏集团来说,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。这份荣誉,不仅仅属于我个人,更属于我们整个团队,属于所有支持帮助过我们的人。在这里,我敬大家一杯!感谢大家多年来的付出和支持!”
“陆总,您太客气了!这是您应得的!”李明副总裁第一个站起来举杯,“跟着您干,我们信心百倍!未来,我们一定继续努力,再创佳绩!”
“说得好!”大家纷纷响应,纷纷举杯,一饮而尽。
苏瑶也微笑着举起酒杯,向在座的亲友们表示感谢:“谢谢大家今晚能来,为我们庆祝。其实,我更想感谢的是在座的各位,尤其是我的父母和翊臣的父母,是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爱,才让我们能够安心奋斗。还有我的朋友们,谢谢你们一直在我身边。没有你们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
苏瑶的父母看着女儿如今的幸福模样,脸上笑开了花。陆翊臣的父母更是激动得连连点头,眼角带着欣慰的泪花。
宴会的气氛热烈而融洽。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,一边畅谈着工作和生活。高管们谈起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攻关的进展,朋友们则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趣事和近况,老人们则在一旁含饴弄孙,享受着天伦之乐。
陆翊臣和苏瑶穿梭在宾客之间,与每一个人都亲切地交谈着,感谢着他们的到来和祝福。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的默契和恩爱,更是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,羡煞旁人。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大家的兴致越来越高。有人提议,让陆翊臣和苏瑶讲讲获奖背后的故事。
陆翊臣笑着摆摆手:“故事谈不上,就是一些个人的经历和感受。说实话,这个勋章,对我来说,分量很重。它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,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努力的肯定。在海外拓展的那几年,真的是困难重重,语言不通,文化差异,政策壁垒,技术封锁……我们遇到过很多挫折,甚至一度想要放弃。”
他顿了顿,拿起酒杯抿了一口,继续说道:“但是,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,总有人站出来鼓励我,支持我。我的团队,我的家人,还有像大家这样的朋友……是你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。没有你们,就没有今天的陆翊臣,也没有今天的陆氏集团。”
苏瑶接过话茬,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:“是啊,翊臣为了工作,付出了太多。那些年,他经常加班加点,飞往世界各地,一年到头也难得在家待几天。我深知他肩上的压力和责任,所以我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,照顾好家里,不让他分心。我知道,他的成功,也有我的一份功劳。”她的话语虽然朴实,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,让在场的许多人感动不已。
这时,李明副总裁举起酒杯,感慨地说道:“陆总,苏总,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这些年跟着你们干,我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!就是想做出点名堂来,为国争光!今天看到您获得国家的表彰,我们比自己得奖了还高兴!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跟着您继续走下去的决心!”
“是啊是啊!”其他人也纷纷附和。
听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,陆翊臣和苏瑶的心中都充满了感动。他们知道,这份荣誉的背后,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和期望。这份沉甸甸的责任,他们必须扛起。
晚宴一直持续到深夜。大家酒足饭饱,兴致不减,又转移到客厅里,继续喝茶聊天。孩子们则在花园里追逐嬉戏,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。
陆翊臣和苏瑶坐在沙发上,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,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幸福。
“今天……真的很开心。”苏瑶靠在陆翊臣的肩膀上,轻声说道。
“是啊,”陆翊臣搂住她的肩膀,低头在她额头上轻轻印下一个吻,“谢谢你,苏瑶。没有你,就没有我的今天。”
“又说傻话了。”苏瑶嗔怪地看了他一眼,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“我们是夫妻,本就该同甘共苦,携手同行。”
两人静静地依偎在一起,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洒满庭院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他们知道,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,但只要他们携手同心,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。那份来自军部的荣誉勋章,那份来自普通市民的感谢信,都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和动力,激励着他们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为国家的发展,为人民的幸福,贡献更多的力量,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这个夜晚,注定成为一个难忘的回忆,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中,伴随着他们,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